铁基超导体研究:凝聚态物理的一个新机遇
2008年日本科学家首先在掺F的LaOFeAs中发现了临界温度为26K的超导电性.在高温铜氧化合物超导体发现之后,虽然科学家发现了多种临界温度高于26 K的超导材料,但是都没有像这次这样引起强烈反响.这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磁性元素铁不利于超导,而新发现的铁基超导体恰恰是以铁为主的化合物,其临界温度如此之高,完全与传统认识相背.LaOFeAs是具有层状的四方结构的准二维超导体,在这一点上与多年来坚持在类似结构系统中探索新型超导体的中国科学家的思路形成了共鸣.中国学者很快用其他稀土元素Sm、Ce、Pr、Nd、Gd等替代La,将超导临界温度提升到40-50 K以上,创造了临界温度55 K的纪录.同时,国内外的学者还发现了几种结构的铁基超导体并观察到丰富的量子合作现象.中国学者最早指出铁基超导电性与自旋涨落密切相关,即超导性与磁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并最先报道了费米面与超导能隙的实验测量结果.短短几个月内,该领域的学者就意识到,一个新的高温超导家族诞生了.这是继第一个高温超导家族铜氧化合物发现之后的新突破.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物理现象值得物理学家深入研究,而且为超导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28
2014-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