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志留系-泥盆系界线与肺鱼-四足动物分歧点的最小时间约束
志留纪-泥盆纪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见证了肉鳍鱼类的起源与陆生维管植物的兴起.滇东志留系-泥盆系界线(SDB)准确位置的确定既具有全球地层对比意义,又直接影响肺鱼-四足动物分歧点的最小与最大时间约束的估算.文章在滇东宜良大河连续的SDB层序中获得了δ13Corg、δ13Ccarb和TOC的数值和变化曲线等地球化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玉龙寺组上部和西山村组下部的δ13Corg值有明显的正向偏移,在西山村组最下部样品YD-25中显现δ13Corg的峰值(-20.0‰),再现了全球志留系最上部至泥盆系最下部δ13Corg的变化趋势.δ13Corg在大河剖面上跨越SDB的这种变化特征与在捷克布拉格盆地克隆克GSSP附近Klonk-1钻孔SDB地层层序中的变化趋势十分类似.因此,文章将大河地区的SDB置于西山村组最下部样品YD-17和YD-18之间,曲靖地区西山村组下部早泥盆世花鳞鱼类副花鳞鱼(Parathelodus)的新发现佐证了这一观点.大河地区SDB的确定以及滇东地区已有的古生物资料和生物地层化石带的建立,为厘清滇东含鱼地层的地质时代提供了关键资料.滇东西山村组(泥盆纪洛赫考夫期)中最早的扇鳍鱼类杨氏鱼(Youngolepis)和关底组(志留纪卢德福特期)中最早的肉鳍鱼干群斑鳞鱼(Psar-olepis)表明,肺鱼类和四足动物的分异发生在426.5~416.0Ma.
碳同位素地层学;志留系-泥盆系界线;滇东;华南;肺鱼-四足动物分异;校准时间
5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2021-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773-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