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典型草原区花粉产量及其定量重建古植被的作用
基于中国北方典型草原区30个样点现代孢粉分析和植被调查,研究估算了常见花粉类型的相对花粉产量,并将估算结果应用于全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定量重建.典型草原区现代花粉组合以蒿属、藜科、禾本科、莎草科和菊科等草本植物花粉为主,与草原区植物群落较一致.中国北方典型草原区上述五种主要花粉类型和常见花粉类型(唐松草属、鸢尾科、委陵菜属、麻黄属、十字花科和榆属)的风力传播能力强,相对花粉源1000 m左右(以表土样品取样范围为沉积盆地半径,0.5 m),且基本不受风速影响.榆属、蒿属、十字花科和藜科植物花粉产量最高,唐松草属植物花粉产量较高,而菊科和鸢尾科植物花粉产量较低,禾本科、莎草科、委陵菜属和麻黄属植物花粉产量适中.相对花粉产量检验表明:多数花粉类型相对花粉产量结果可信;但菊科和鸢尾科相对花粉产量被显著低估,禾本科、藜科、麻黄属相对花粉产量被高估或低估,利用相对花粉产量定量重建古植被时应谨慎.依据花粉产量定量重建的植被演替表明,现在的中国北方典型草原区6500~5600 cal.a BP之前为以禾本科、莎草科和蒿属植物为主的草甸草原,之后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典型草原.
典型草原、表土花粉、相对花粉产量、相对花粉源、古植被重建
43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2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32,41371215;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重点项目13277611D;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重点学科基金
2014-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2016-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