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中新世早期快速剥露:磷灰石裂变径迹与(U-Th)/He低温热年代学证据
天山造山带新生代剥露过程与构造演化历史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联合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和(U-Th)/He(AHe)低温热年代学技术,重建了新疆天山巴仑台剖面基岩山体的热演化历史,分析了剥露速率的变化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了新生代天山地区剥露作用过程的基本特点,结果表明,巴仑台剖面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集中在40~60 Ma,(U-Th)/He年龄为10~40 Ma;裂变径迹时间-温度史模拟结果表明巴仑台地区中新世早期以来剥露作用明显增速,剥露速率由之前的<30 m Ma-1增大为>100 m Ma-1;基于AFT与AHe年龄,利用年龄-封闭温度法以及矿物对法计算得到的剥露速率也表明该地区新生代剥露作用自中新世早期开始加速,并且在晚中新世剥露作用进一步增强.本文所揭示的快速剥露过程也存在于天山造山带其他地区.从整个天山造山带来看,开始于中新世早期的快速剥露是新生代天山地区一次重要的剥露作用过程.
裂变径迹、(U-Th)/He、剥露、新生代、天山
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0010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3277
2014-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964-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