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奥陶纪管状岩的盛衰及其与环境演变的协同
管状岩是古生代地层中最易识别的遗迹组构之一,它在地质历程中的盛衰受生物演化事件和环境变迁的共同控制,有研究表明管状岩在古生代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本文对云南巧家大包厂剖面下奥陶统红石崖组发育良好的Skolithos管状岩进行遗迹学和沉积学分析,发现其形成和保存主要受控于海水中营养物质、氧气含量等环境因素,而且与造迹生物的生存和竞争压力、内栖食泥生物的扰动程度以及水动力条件相对动荡、时有侵蚀或加积的背景条件密切相关.通过总结全球寒武纪-奥陶纪管状岩例证,发现这类遗迹组构整体上呈现出逐步衰退的趋势,即在早寒武世较为繁盛,中、晚寒武世相对匮乏,而奥陶纪最终走向衰亡,但这个过程并非是匀速的,中、晚寒武世陆缘浅海地区碎屑沉积的减少及高温气候、高海平面以及缺氧和贫营养环境在浅海区域广布的特点是造成管状岩发育低谷期的重要控制因素.
管状岩、Skolithos、寒武纪、奥陶纪、云南巧家
42
P534(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20;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40825006;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本文是IGCP591项目
2012-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1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