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内蒙古地区晚古生代生物礁及其构造和油气意义
在兴安-内蒙地区最新发现大量晚古生代生物礁,礁体规模宏大,特征明显、出露完全,在区域内串连成3条沿板块边缘延伸的礁链带.生物礁包括5种建造类型和造礁群落,分属4个造礁期,代表7种成礁环境.敖汉旗-赤峰礁链带为早石炭世晚期群体珊瑚-藻类联合造礁,属温暖浅海陆棚环境.西乌旗-北山礁链带包括3个造礁期,即晚石炭世早期、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和中二叠世晚期;建造类型多样,有群体珊瑚-藻类联合造礁、灰泥建隆和藻类造礁等,属温暖岛海环境.扎赉特旗-东乌旗礁链带为以苔藓虫为主造礁,证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属冷水浅海环境.礁相地层相序发育复杂,分别显示板块边缘的碳酸盐台地和中间地块的碳酸盐-碎屑混合台地沉积.三条礁链带从东到西近乎平行排列,分别指示华北板块北缘、中间地块边缘和西伯利亚板块南缘,据此可以建立区内海西期大地构造框架.生物礁的造礁期从南到北依次变新,反映了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过程.区内各种礁相地层发育巨厚,见有大量残余沥青,上覆地层和同期异相地层为暗色岩系,测试达到良好烃源岩标准,证明该区内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远景.
生物礁、晚古生代、兴安-内蒙地区、油气
41
P618.13(矿床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项目121201078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021
2011-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9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