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7240.2007.06.008
南海北部深水底流沉积作用
南海北部深水陆坡区存在极为活跃的深水底流沉积作用.通过浅地层地震剖面解释发现,该地区由于深水底流的搬运作用,在水深1000~2700 m左右的陆坡地带形成NE-SW向分布的迁移水道.在水道东侧断续形成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推进的高沉积速率堆积体,堆积体内部叠加层呈NE-SW向前积堆积特征,由牵引流沉积而成.发育在东沙群岛东南侧的高沉积速率堆积体就是其中之一,其12 ka以来沉积速率高达97 cm/ka,是南海目前所知沉积速率最高的海区.地震剖面显示,该深水底流极有可能是由进入南海的西太平洋环流演变而成,挟带南海北部来源的沉积物沿大陆坡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搬运沉积,最终消失在中央海盆中.由于深水底流作用的存在,造成南海北部深海区复杂的搬运沉积格局.
深水底流、深海沉积、沉积堆积体、浅地层剖面、南海
37
P5(地质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0078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6019;40238060
2007-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7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