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7240.2006.09.003
藏南上白垩统大洋红层:岩石类型、沉积环境与颜色成因
西藏南部上白垩统大洋红层岩石类型有碳酸盐岩、泥质岩和硅质岩.碳酸盐岩又细分为红色有孔虫颗粒灰岩、红色生物碎屑泥晶灰岩、红色含微体生物泥晶灰岩、红色泥晶灰岩、红色-杂色内碎屑砾状灰岩等类型; 泥质岩主要为红色页岩; 硅质岩有红色放射虫岩、红色(含)放射虫硅质岩、红色硅质岩.红色页岩沉积环境为碳酸钙补偿面(CCD)之下、受浊流影响的下斜坡/盆地相; 而红色灰岩为远洋沉积环境下由先成的较浅水上斜坡红色灰岩层通过滑移、滑塌沉积在下斜坡页岩内.野外观察、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漫反射数据表明,细小的、分散状出现的赤铁矿是导致藏南上白垩统大洋红层呈现红色的根本原因,赤铁矿不是碎屑来源的,而是同沉积期-成岩早期阶段的产物.无论是红色页岩还是红色灰岩,都以出现高含量Fe2O3和低含量FeO为特征,铁主要以三价形式出现,指示了一种氧化条件.藏南大洋红层沉积时期,在东特提斯洋上斜坡-下斜坡-盆地环境下广泛出现高含量溶解氧的氧化条件,导致该条件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变冷、洋流活动和海洋-大气氧通量改变.
大洋红层、上白垩统、岩石类型、沉积环境、红色、西藏南部
36
P5(地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3202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6CB701402
2006-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8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