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7240.2006.09.002
南海的发育机制研究:相似模拟证据
实验研究表明,整体北东走向的初始断裂的位置大致在珠一和珠二凹陷之间的隆起带下通过,由北北东-近东西-北东东三段组成; 南海在早期的张开可能伴随约15°的顺时针旋转,后期存在一期南东向的扩张伸展,从而使西南次海盆张开; 廷贾断裂可能是南沙盘的西侧边界,而卢帕尔断裂则可能是印支盘的东侧边界,之间为印支地块与南沙地块发生块体分离产生的NW走向的裂陷带,模拟实验中沿着这一北西向沉降带内的北西走向断裂上见到张剪花状构造,部分东倾的断裂上见反转逆冲,在地理位置和构造特点上与曾母盆地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南海地区刚性构造块体的存在改变了部分断裂和裂陷带的走向,使变形不均匀分配,改变了局部构造样式,南海及陆缘的裂解可能受到了古南海俯冲拖曳和/或印藏碰撞引起的地幔流动的控制和影响.
南海、裂解与扩张、顺时针旋转、相似模拟、刚性地块
36
P5(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SW-117-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06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3806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G2000046702;国家南沙专项项目2001DIA50041
2006-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79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