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4-7240.2005.12.004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中生代放射虫硅质岩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引用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硅质岩中发现三个放射虫动物群组合,其地质时代分别为中、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早白垩世.硅质岩为生物成因.中、晚三叠世硅质岩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硅质岩SiO2平均含量分别为90.24%和92.58%,Al/(Al+Fe+Mn)平均值分别为0.75和0.74,MnO/TiO2平均值分别为0.36和1.24,Ce/Ce*平均值分别为1.15和1.03,LaN/CeN平均值均为0.85和0.93,为生物成因大陆边缘型硅质岩.早白垩世硅质岩SiO2含量为94.12%,Al/(Al+Fe+Mn)比值0.59,MnO/TiO2比值4.30,Ce/Ce*为0.60,LaN/CeN平均值1.59,为生物成因远洋型硅质岩.中、晚三叠世放射虫硅质岩、浊积岩组合及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雅鲁藏布江地区中、晚三叠世存在强烈裂陷海盆构造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放射虫硅质岩和层状玄武岩组合代表藏南特提斯初始洋盆环境;早白垩世放射虫硅质岩及共生的枕状玄武岩代表藏南特提斯成熟洋盆.

放射虫、硅质岩、地球化学、中生代、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藏

35

P5(地质学)

国土资源部科研项目19991300009221;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40372061

2006-0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131-113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科学D辑

1006-9267

11-3756/N

35

2005,35(1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