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7240.2001.02.006
云南元谋苴林群变质作用P-T-t轨迹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苴林群变质杂岩出露于扬子地台西缘的云南元谋地区,北面与康滇变质杂岩相连.在详细岩相学观察和对石榴石生长环带细致研究的基础上,重建了苴林群中十字石-蓝晶石带变质作用的P-T-t轨迹.该轨迹具如下特征:(1)逆时针方向演化;(2)在进变质初期,增温幅度大于增压,尔后逐渐变为增压为主,最后温压同步达到峰值;(3)在峰期变质后为近等压降温.其中进变质过程P-T-t轨迹与岛弧岩浆增生密切相关.岩浆增生、变质类型和构造背景可与全球Grenville期构造-变质作用作对比,并可能与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初(~1.0Ga)Rodinia古陆拼贴有关.退变过程P-T-t轨迹指示近等压的缓慢冷却,表明岩浆增生结束后未曾有强烈的剥蚀并存在深部热源的持续供给.该热源可能与新元古代(0.82Ga)Rodinia古陆裂解有关.
P-T-t轨迹、石榴石生长环带、苴林群、Rodinia、云南省
31
P57(矿物学)
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KZ951-B1-413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2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