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7240.2000.z1.022
楚雄盆地砂岩铜矿成矿机理研究
楚雄盆地砂岩铜矿形成于白垩系高峰寺组和马头山组中,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 受层位控制.矿石构造以浸染状、条纹状为主, 并见矿化受泄水构造和准同生变形构造控制, 在郝家河矿中有脉状矿体产出.矿体多见于背斜缓倾斜翼, 具包卷前锋.矿化分带明显, 这种分带形成于浅紫交互部位.硫、铅同位素和稀土资料研究显示, 铜来自围岩, 硫为细菌还原硫, 主要来自下部层位, 在成岩期间来自上部的氧化含铜卤水和来自下部的还原卤水, 在应力中和面反应形成矿体.
楚雄盆地、白垩系、砂岩铜矿、成矿机理
30
P5(地质学)
国家攀登计划95-预-25;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4977210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G19990743204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6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