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1441.2019.01.001
从度量衡单位看初唐算法文化的多样性
度量衡单位与数学实作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从贾公彦、孔颖达等以及甄鸾、李淳风等对于《仪礼》"朝一溢米,夕一溢米"的注疏看,诸家在计算过程中对于度量衡单位的运用不尽相同:在贾注、孔注中度量衡单位实际参与并决定了计算的过程;在甄注、李注中度量衡单位则只是用来做数量转换.这些差异可以从初唐算法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获得理解:甄注、李注实际反映了算学家利用算家传统重建数学与儒学关系的努力;贾注、孔注则反映出儒学家在儒经中发展起来的算法传统,而贾、孔之间的差异表明了儒学家内部的细微分野.因此儒学经典中的数学文献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数学史研究应拓展其史料范围.
春秋左传、儒家算法、筹算、度量衡、仪礼、礼记、五经算术
40
N092;O1(自然科学史)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儒家经典注疏中天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6CZS012
2019-05-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