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两种维生素D受体基因克隆、组织表达与结构比较研究
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通过激活和调控肠内钙转运基因介导维生素D及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1,25(OH)2D3的相互作用来发挥它的生物学效应.与四足类动物仅存在的一种类型VDR不同,牙鲆鱼存在两种类型的VDR(VDRa和VDRb),对牙鲆的两种类型VDRa和VDRb的cDNA与蛋白序列以及组织表达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牙鲆VDRa与VDRb核酸序列同源性为82%,蛋白序列同源性84%.VDRa与VDRb在皮肤、小肠、腮和脑组织中均表达,其中VDRa在皮肤与VDRb在小肠中的表达量均较低,而在肝脏,VDRa与VDRb均不表达或者表达量相当低,提示两种VDR为不同类型的受体,其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3'-UTR二级结构分析表明两种受体在茎环结构与自由能大小方面存在不同;三级结构分析显示两种受体蛋白空间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阐明这些结构上的差异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维生素D受体与维生素D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了解1,25(OH)2D3、VDR和钙代谢的关系,从而为阐明牙鲆幼鱼阶段经常发生的骨骼发育畸形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分子生物学、牙鲆、维生素D受体、基因克隆、组织表达、蛋白结构
9
Q959(动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沈阳工学院骨干教师科研基金项目
2021-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569-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