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718/j.1009-7708.2020.01.00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真菌性血流感染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 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真菌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2013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AIDS合并真菌性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58例AIDS患者血培养获真菌58株,其中马尔尼菲篮状菌26株(44.8%),隐球菌31株(53.4%),白念珠菌1株(1.7%),多数真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敏感.②58例患者死亡30例,生存28例,两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贫血、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病原菌分布、CD4+T细胞计数等无明显差异.马尔尼菲篮状菌与隐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相比,前者易出现特征性皮疹(7/26),后者易合并脑膜脑炎(17/31).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降低(OR=1.426,95%CI:1.094~1.858,P=0.009)是AIDS合并真菌性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区分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临界诊断值为31.75 g/L(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6.7%).结论 该院AIDS合并真菌性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马尔尼菲篮状菌和隐球菌为主,预后差.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较为准确地评估患者预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血流感染、真菌、预后、影响因素
20
R512.91;R515.3(传染病)
四川省重点学科感染病学建设项目基金;西南医科大学青年基金
2020-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