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暗色丝孢霉病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加强对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原学特点的认识,提高诊治率。方法分析200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甄氏外瓶霉所致的肺部暗色丝孢霉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原学资料,结合1995年1月至2013年8月国内报道的23例有完整资料的暗色丝孢霉病病例进行复习。结果24例暗色丝孢霉病中,男15例,女9例,年龄4~76岁,平均(40.0±21.8)岁。既往体健者17例,有基础疾病者7例。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18例,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2例,鼻窦和睑结膜感染各1例。单纯临床标本培养阳性的5例中,皮肤脓液1例,肺组织2例,脑脊液2例;单纯病理学阳性1例;组织培养和组织病理同时阳性18例。24株暗色丝孢霉中进行了鉴定分型的有22株,以甄氏外瓶霉为主(7株)。23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单纯药物治疗18例,抗真菌治疗联合手术切除局部病灶4例,抗真菌治疗联合 XD-635AB 光动力激光治疗1例。其中单用伊曲康唑10例,获得了较好疗效。结论该系列暗色丝孢霉病患者多有基础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史,临床表现以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为主,皮损多分布于四肢、面部和胸腹部。最常见者由甄氏外瓶霉引起,其次为疣状瓶霉和棘状外瓶霉。伊曲康唑对大多数病例有效,对于难治性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甄氏外瓶霉、暗色丝孢霉病、肺部感染
R519(传染病)
2014-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2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