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9-7708.2002.02.008

环丙沙星耐药大肠埃希菌30株的遗传特征

引用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高水平耐药的机制.方法:用E test法筛选出30株环丙沙星高水平耐药(MIC>32 μg/ml)的临床大肠埃希菌株;用梯度平皿法测定诺氟沙星、四环素、氯霉素和氨苄西林的MIC;己烷和环己烷用来研究菌株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聚合酶链反应扩增gyrA、parC、 gyrB 3种基因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域(QRDR)并测序.利用Western blot和Northern blot 检测通用调节子(marA、soxS)和主动外排蛋白AcrA的表达.结果:30株菌中,29株多重耐药,19 株耐受环己烷.所有菌株的gyrA有双突变,即第83位的丝氨酸变为亮氨酸,87位的天冬氨酸替换为天冬酰胺或酪氨酸;6株还有第3个突变,即93位的丙氨酸变为苏氨酸或丝氨酸.在parC基因上,24株菌有单突变,或是80位的丝氨酸变为异亮氨酸(n=21),或是84位的谷氨酸变为赖氨酸(n=3);其他6株菌除了80位的突变外,合并有另一突变(3株84位谷氨酸变为甘氨酸,3株108位的丙氨酸变为缬氨酸).gyrB基因未发现氨基酸的改变.在所有的菌株中未发现marA和soxS表达增加.19株高产AcrA,这些菌同时耐受环己烷;当诺氟沙星MIC>32 μg/ml时,更多的菌高产AcrA(分别为17/24和2/6).结论:靶位点gyrA 和 parC 的改变,是这组细菌对本院氟喹诺酮类耐药的主要机制,而调节子marA和soxS无显著变化,其他调节子通过上调AcrAB主动外排泵的表达,介导了氟喹诺酮的高水平耐药.

氟喹诺酮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

2

R378.21(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87-9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1009-7708

31-1965/R

2

2002,2(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