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9771.2022.02.004

脊柱手法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引用
目的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的架构和知识体系,评价脊柱手法治疗(SMT)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NSNP)的干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EBSCO、CBM和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SMT干预CNSNP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至少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量表与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量表进行纳入文献质量评价,分别采用Revman 5.4软件和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1067例患者.在身体功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SMT可降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MD=-0.85,95%CI-1.06~-0.63,P<0.001)和数字疼痛评分(MD=-0.92,95%CI-1.29~-0.55,P<0.001),提高压力疼痛阈值(SMD=0.67,95%CI 0.47~0.86,P<0.001)、颈椎关节屈/伸(SMD=0.51,95%CI 0.33~0.68,P<0.001)和旋转(SMD=0.20,95%CI 0.01~0.38,P=0.04)活动度以及颈部肌肉肌电振幅均方根(MD=2.17,95%CI 0.06~4.29,P=0.04),对颈椎侧屈活动度(SMD=0.19,95%CI-0.00~0.38,P=0.06)、最大肌力(SMD=-0.18,95%CI-0.84~0.49,P=0.60)和肌耐力(SMD=0.18,95%CI-0.39~0.75,P=0.53)的干预效果不显著;在活动和参与方面,SMT能够显著降低颈椎功能障碍程度(MD=-0.96,95%CI-1.55~-0.38,P=0.001),对健康状态的改善效果无显著性(SMD=0.08,95%CI-0.03~0.20,P=0.15).结论 SMT有助于改善CNSNP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敏感性、颈椎关节活动度和功能障碍程度,而在提高肌肉功能、本体感觉和健康状态方面的疗效尚不明确.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脊柱手法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Meta分析

28

R681.5(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

2022-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50-16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1006-9771

11-3759/R

28

2022,28(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