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9771.2016.05.015
心源性脑栓塞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出血转化(HT)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2月住院的115例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颅内出血分为HT组(n=58)与非HT组(n=57)。对两组年龄、脑栓塞前后抗栓治疗、溶栓、梗死灶大小、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NIHSS)及HAS-BLED评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发病时、发病后1个月、发病后3个月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NIHSS评分(t=-2.991, P=0.003)、HAS-BLED评分(t=-2.499, P=0.014)、梗死灶大小(χ2=8.355, P=0.004)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NIHSS(OR=1.127, P=0.027)、梗死灶大小(OR=4.390, P=0.035)和HAS-BLED评分(OR=1.783, P=0.03)均是HT的独立危险因素。按HAS-BLED评分分组,低危组(0~2分)HT发生率低于高危组(≥3分)(χ2=4.643, P=0.031)。发病时、发病后1个月、发病后3个月,HT组NIHSS评分均高于非HT组(t>2.387, P<0.05);HT组发病时mRS评分高于非HT组(t=-2.262, P=0.026);发病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mR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t<1.468, P>0.05)。结论心房颤动后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较重、梗死灶较大、HAS-BLED评分较高的患者更易发生HT;HT组神经功能的恢复较非HT组差。
脑栓塞、心房颤动、出血转化、危险因素、预后
22
R743.33(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16-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59-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