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9771.2001.02.003
脊髓损伤治疗进展
@@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的治疗与实验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但治疗上的真正进展发生在90年代,它促进了SCI的恢复.
1对治疗时机的认识
SCI后是否需要尽快治疗或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90年代后,大多数医师接受尽早治疗的观点.这与对人体SCI病理和治疗后继发性损伤的认识有关.
1.1人体SCI的病理与临床联系 Wozniewicz(1983)报道了120例SCI尸体解剖的结果[1],Kinoshita(1994-1996)分别报道了颈SCI与胸腰SCI尸体解剖的结果[2-4],Kakulas(1999)报道了212例SCI尸解的结果[5],这些病例均自伤后3h至数年不等.胥少汀等(1993-1997)报道脊髓火器伤的病理改变和创伤性上升性SCI的病理结果[6、7].这些观察表明,人体SCI后的病理改变与动物实验病理过程基本相同,只是进程稍慢.从病理程度可分为脊髓横断、完全性SCI、不完全性SCI与轻微SCI(震荡).完全性SCI的病理进程是:从脊髓中心灰质出血发展到白质出血,大约24h即可出现从灰质坏死到白质坏死,然后坏死组织被清除并由胶质组织代替,成为疏松组织或囊腔,失去神经组织.虽有轴突再生,但为胶质组织所阻挡而失去功能,此约需半年时间.在此病理进程的早期,即伤后数小时至数日,损伤脊髓及附近脊髓组织产生一系列反应.这些反应加重了脊髓组织的损伤,称为继发性损伤.但需明确,SCI程度由原发性损伤决定,继发性损伤只是加重原发性损伤而已.因继发性损伤的基础是组织反应,只有活组织才能有生化等反应,脊髓因原发性损伤而造成挫裂、挫灭并迅速坏死,不发生继发性反应.不完全性SCI的病理改变程度轻重不同.重者灰质坏死,白质内形成囊腔,不过总会残留部分白质神经纤维及其神经功能.轻者仅有灰质坏死或部分坏死.不完全性SCI治疗后可以部分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轻微SCI(震荡)则可完全恢复.这些病理改变决定了只能对SCI的继发性损伤进行治疗,而且只有早期治疗才有效.
1.2SCI后病理进程的分期 Tator(1998)将SCI病理生理改变和恢复的生物学基础分为3期:①急性期:伤后即时至7天.②继发反应期:伤后2h-4周.③神经再生期[8].Kakulas(1999)将SCI的病理过程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即急性期,包括损伤改变和继发性损伤改变;中期为持续病变期,自伤后72h起,持续时间不等;晚期为终末期,即产生前述最终病理改变,约6个月[5].美国国家急性SCI研究(national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study, NASCIS)将药物治疗继发性损伤的时间规定为8h内.胥少汀在我国首届SCI专题座谈会上提出,治疗的黄金时期是伤后6h内[9].这决定于前述的SCI病理改变和继发性损伤的进展.现在,早期实施药物治疗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脊髓损伤、分型、手术、药物治疗、电刺激、进展、综述
7
R493;R651.2;R683.2;R744(康复医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