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0/j.issn.1001-2001.2003.01.006
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病变部位及其自然恢复的初步研究
目的:前瞻性研究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的关系及对其自然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患者30例分别在脑卒中后第10.5 d、1、2、4及6个月时,用同一套语言测评材料进行语言评定.结果:同一病变部位所致失语症的类型可不同,最复杂的是基底节,并且同一类型失语症可由不同病变部位产生.30例不同类型失语症患者的语言能力在6个月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自然恢复.除完全性失语外,各类失语在第1~2个月内恢复最明显.听理解、口语表达和阅读恢复最好,其次为复述,书写的恢复最差.丘脑性失语和基底节性失语恢复最好,运动性失语恢复较好,感觉性失语恢复较差,完全性失语恢复最差,经皮质失语和传导性失语因病例数太少而不能充分反映其自然恢复情况.结论: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的病变部位与类型关系复杂.其自然恢复与失语症类型有关.
脑卒中、汉语失语症、自然恢复
18
R743.3(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04-03-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