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406X.2023.04.02
胸腰椎肿瘤椎体矢状切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评价椎体矢状切除技术在胸腰椎肿瘤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探讨椎体分区、分型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以椎体椎弓根的内侧缘、外侧缘和椎体中线为界,将椎体的解剖部位对称地分为Ⅰ/Ⅱ/Ⅲ区,并根据此分区进行分型,Ⅰ型,肿瘤累及Ⅰ区,矢状切除范围为同侧Ⅰ~Ⅱ区;Ⅱ型,肿瘤累及Ⅱ区,矢状切除同侧Ⅰ~Ⅲ区;Ⅲ型,肿瘤累及Ⅲ区,矢状切除同侧Ⅰ~Ⅲ区及对侧Ⅲ区.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于2018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科进行胸腰椎肿瘤矢状切除的患者共8例,男性6例(75%),女性2例(25%),平均年龄37.8±4.8岁.骨肉瘤2例,软组织肉瘤2例,转移癌2例,良性局部侵袭性肿瘤2例.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5例.分别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相关临床数据,包括肿瘤累及分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重建方式、手术并发症、复发率、远期并发症、Frankel分级,随访观察该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时间22.3±3.9个月(12~40个月),术中失血量为1812.5±333.0ml,手术时间为369.6±27.7min.有1例软组织切缘阳性,因患者在外院首次手术造成硬膜粘连,我院进行第二次手术;所有患者骨切缘均为阴性.肿瘤学结果包括1例肿瘤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局部复发率12.5%(1/8),1例远处转移,无感染及死亡病例,未见内固定失败病例.Frankel分级手术后未见恶化情况.结论:基于我们提出的分区、分型系统,可以有效指导胸腰椎肿瘤的椎体矢状切除,保留部分椎体,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
胸椎肿瘤、腰椎肿瘤、矢状切除、并发症、分型
33
R738.1;R687.3(肿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2268
2023-06-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9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