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406X.2017.01.08

改良植骨方法在后路寰枢关节和枕颈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引用
目的:探讨改良植骨方法在寰枢关节和枕颈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对32例因齿状突不连(21例)、寰椎横韧带断裂或松弛导致寰枢关节不稳(6例)以及颅底凹陷(5例)的病例,施行了后路经C1侧块或椎弓根螺钉和C2椎弓根或Magerl螺钉固定术(27例)或枕颈固定术(5例).术中植骨时在C1和C2后弓或C2和枕骨间植入颗粒状松质骨,压实后将少许稍长的皮质骨条铺在表面,再放置明胶海绵2条,用可吸收线缠绕在两侧内置物上或缝合于两侧软组织上,形成网状结构,术后颈托固定,随访观察患者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经口咽前路松解复位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出现术后咽后间隙感染,经积极抗感染治疗,于术后2周恢复.术中无内固定或植骨困难,术后随访未见复位丢失或假关节形成.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个月~3年2个月,平均19.1±7.2个月,全部患者手术后3~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在寰枢关节和枕颈融合内固定术中应用改良植骨方法,可获得满意的融合率.

上颈椎不稳、寰枢关节、枕颈融合术、植骨、内固定

27

R687.3(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7-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3-4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004-406X

11-3027/R

27

2017,27(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