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406X.2003.03.004
腰椎管狭窄症狭窄因素分类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CT影像学分类方法,为手术减压部位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把腰椎管管壁致狭窄病变的组织分为关节突(A)、椎体与椎弓骨性组织(B)、钙化结缔组织(C)、椎间盘(D)、硬膜外瘢痕(E)和黄韧带(F)六个类别,把椎管分为前壁(1)、侧壁(2)、后壁(3)三个区.通过对43例共70个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CT影像学病因诊断,用字母-数字化代码对椎管管壁狭窄因素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狭窄因素行个体化治疗.结果:共统计出12类椎管管壁狭窄因素.43例中40例得到定期随访,随访1~5年,优良率90.0%.结论:腰椎管狭窄症管壁狭窄因素分类方法可表达椎管狭窄的性质、部位,有助于术前减压目标的确定、术式选择和电脑信息化处理.
腰椎、椎管狭窄、狭窄因素、诊断
13
R681.5(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