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的“钟摆”困境及本源追问——基于文化视角的反思
文化与教育休戚相关,儿童文化的娱乐化、成人化、虚拟化遮蔽了儿童生活的严肃性、儿童的自然天性以及儿童的真实生活,其深层原因在于儿童观陷入“钟摆”困境,在成人与成材、天性与成熟、控制与解放的关系上陷入矛盾.理想的儿童观要充分认识到儿童的天性具有不断“生长”的探究性、动态生成的变化性以及主客观因素复合作用的建构性.为此,需要彰显教育权威,为儿童“生长”选择积极的教育经验与环境;转变教育思维,领会儿童成长的情境性与“召唤性”;凝练实践智慧,提升教师的教育判断力.
儿童文化、儿童教育、儿童天性、儿童生长
G42(教学理论)
2019-04-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