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捆绑式区域管理到学区制治理的跨越
学区制是打破我国传统的捆绑式区域管理模式之后的又一种教育管理模式,是地理属性与管理属性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治理概念.近些年,我国在学区制探索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学区限于组织和统筹,不具备管理控制功能;学区内合作与流动不足,缺乏共享与激励机制;校长和教师学区归属感不强,学区制缺乏“内动力”;学区捆绑发展流于形式,学校之间文化冲突明显等.基于此,研究认为,学区制探索要聚焦于“自治”“主动”“内生”“开放”的教育治理属性,突破强制性的捆绑式管理方式,明确政府与学区的权力边界,实现政府与学区、学区与学区、学区与学校、学区与社会等的双向共建;实现学区文化主动融合与制度配套的跟进,保障学区治理“常态化”;运用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领域的跨界互动思维,建成资源共享的“智慧学区”.
区域管理、学区制、教育治理、学区制治理
G46(教育行政)
本文系重庆市2014年度决策咨询与管理创新计划重点项目“学区制管理机制与评价研究” 项目编号:cstc2014jccxB00009研究成果
2017-03-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9-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