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9308.2016.12.0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3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医院感染的情况,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116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30.5%。感染中主要以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以及血流感染为主,比例为61.2%、17.3%、12.9%、8.6%。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71.4%,革兰阳性菌15.7%,真菌12.9%。住院时间≥7天、抗菌药物种类≥2种、留置导管和激素吸入治疗中出现医院感染率高于住院时间<7天、抗菌药物种类<2种、无留置导管和无激素吸入治疗中的感染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留置导管和抗菌药物种类以及吸入激素均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住院时间和留置导管以及抗菌药物种类与吸入激素均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依据感染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降低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8
R563(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2016-06-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