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77/j.issn.1005-8478.2017.09.15

两种股骨截骨角度对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冠状位对线的影响

引用
[目的]研究两种股骨远端外翻截骨角测定方法在膝关节置换术中对股骨假体对线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5年3月~2015年6月由两名主刀医师完成的连续111例共137膝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回顾性研究.两名主刀医师术前计划时在下肢全长X线片上测量股骨远端外翻截骨角度的方法不同,并以此分为两组.第一组利用股骨远端1/3解剖轴与股骨力线轴夹角(DFMA)作为股骨远端外翻截骨角,共71膝;第二组利用股骨解剖轴与股骨力线轴夹角(FMA)进行外翻截骨,共66膝.术后测量标准下肢全长X线片中股骨力线轴与股骨假体远端内外侧髁连线之夹角并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BMI、术前内翻角度、术前HSS评分、术后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49~0.985).DFMA组术中所使用的股骨外翻截骨角度实际为6.08°±1.57°,FMA组为4.82°±0.74°,两组截骨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MA组76.1%的术后股骨假体在0°±2°范围内,显著优于FMA组的51.50%,(P=0.005),并且DFMA组74.60%的术后下肢力线在0°±3°范围内,显著优于FMA组的53.00%,(P=0.008).DFMA组术后下肢力线角度与FM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2.46°vs 1.98°±3.35°,P=0.458).[结论]内翻膝使用股骨远端1/3解剖轴与力线轴夹角作为个性化股骨外翻截骨角度,术后股骨假体冠状面位置优于使用股骨解剖轴与力线轴夹角.应用股骨解剖轴线确定股骨外翻截骨角度往往偏小,导致残留膝关节内翻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下肢力线、股骨远端、股骨髓腔形态、TKA

25

R683.4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7-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38-84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005-8478

37-1247/R

25

2017,25(9)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