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4602.1999.02.007
给水处理中的臭氧副产物
@@ 对水源微污染各国采用的对策是:①加强水源的环境保护;②采用深度处理工艺.作为深度处理中的一部分,臭氧处理技术已开始在我国部分水厂使用,还有一些水厂计划使用.有观点认为:臭氧分解后成为氧,而且臭氧氧化有机物生成亚硝酸盐等无机物,不会产生污染,是替代氯化的可靠途径.但据近年来国外研究证明,由于工程实际应用中臭氧的投加量有限,不可能将微污染水源中的有机物彻底氧化成无机物,而会生成各种中间产物,即臭氧处理的副产物.微污染水源中的有机物种类繁多,据报道,在世界各种水体中已检测出的有机化合物共有2 221种,饮用水中检出的有765种[1].臭氧能和多种有机物反应,生成一系列中间产物.要对其全部进行检测研究,目前对供水行业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国外是据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提出若干个有代表性的、需要严格控制的副产物指标.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就采用溴酸根和甲醛作为臭氧副产物的指标.
给水处理、臭氧副产物、有机物、微污染水源、中间产物、深度处理、臭氧处理、无机物、世界卫生组织、有机化合物、指标、氧化、亚硝酸盐、危害程度、水厂、实际应用、人体健康、检测研究、环境保护、国外研究
15
TU99(地下建筑)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