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140/j.issn.1000-7423.2022.05.007
青海人源两型棘球绦虫(棘球蚴)遗传多样性及分化时间研究
目的 分析青海人源细粒棘球绦虫(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绦虫(多房棘球蚴)遗传多样性、群体间遗传差异及分化时间,为青海省棘球绦虫溯源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1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棘球蚴病患者肝病灶样品50份,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线粒体脱氢酶1(nad1)基因,采用Clustal X v2.0软件对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应用ArcGIS软件进行患者居住地的地理信息学构图,应用DnaSP v6软件对序列单倍型进行分析,应用Modeltest 3.7软件及PAUP*4.0B10软件运行计算最小最适核酸进化模型,用MrBayes-3.2.7软件构建贝叶斯系统进化树,通过BEAST v2.6.3软件用贝叶斯方法估算系统进化树各节点的分化时间.结果 成功鉴定出48份棘球蚴病灶样品,获得长度为894 bp的nad1完整基因序列.其中13份样品被鉴定为细粒棘球绦虫G1基因型,35份样品被鉴定为多房棘球绦虫.所有序列均与GenBank中的序列具有大于99%的相似度.两种棘球绦虫分别鉴定出4个单倍型H1~H4:细粒棘球绦虫以H3为主导单倍型(占10/13),分布在西宁、果洛、玉树、海东、海北和黄南等地;多房棘球绦虫以H2为优势单倍型(占51.4%,18/35),分布在西宁、果洛、玉树、海东等地.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细粒棘球绦虫与G1基因型聚为一支,多房棘球绦虫与亚洲株聚为一支.分化时间分析结果显示,棘球属中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福氏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最近共同祖先存在大约5.5百万年前(millions of years ago,Mya)(95%置信区间4.5~6.5 Mya),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分化的时间大约为2.5 Mya(95%置信区间2.3~4.1 Mya).结论 青海省人源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细粒棘球绦虫为G1基因型,以H3为主导单倍型,多房棘球绦虫以H2为优势单倍型,二者均广泛分布于青海各地.棘球属中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的亲缘关系较近且分化时间也较近.
细粒棘球蚴、多房棘球蚴、nad1基因、单倍型、分化时间
40
R383.33(医学寄生虫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2023-0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10-61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