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及其伍用吡喹酮对小鼠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及其伍用吡喹酮防治小鼠血吸虫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80只昆明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5条/鼠)6周后,随机均分为4组.A组小鼠灌胃吡喹酮500 mg/(kg·d)×2 d,B组小鼠灌胃白藜芦醇20 mg/(kg·d)×6周,C组小鼠灌胃吡喹酮500 mg/(kg·d)×2d后以白藜芦醇20 mg/(kg·d)灌胃6周.D组感染小鼠不作任何治疗.另取20只小鼠为健康对照组(E组).感染后第12周末处死各组小鼠,取肝组织,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RT-PCR检测肝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相对含量,ELISA测定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情况. 结果 A、B和C组小鼠经治疗后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小鼠肝组织中VEGF mRNA相对含量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A组(0.37±0.06、0.69±0.42)、B组(0.23±0.01、0.38±0.42)、C组(0.11±0.00、0.12±0.17)和E组(0.06±0.03、0.04±0.02)均低于D组(0.60±0.03、0.97±0.36)(P<0.01),A组和B组均低于C组(P<0.01或P<0.05),A组低于B组(P<0.05).小鼠肝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A组(13.56±2.56、7.62±2.30)与B组(14.28± 1.56、6.63±2.3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肝组织中SOD活性,C组(22.36±1.55)高于A组和B组(P<0.05),A、B和C组均高于D组(P<0.05或P<0.01).MDA含量,C组(2.31±1.31)低于A组和B组(P<0.05),A、B和C组均低于D组(P<0.05或P<0.01). 结论 白藜芦醇可抑制血吸虫肝纤维化组织VEGF表达,与吡喹酮伍用可发挥增效作用.
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白藜芦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氧化应激
31
R383.24(医学寄生虫学)
2013-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37-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