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6种抗蠕虫药物治疗小鼠尖吻蝮蛇舌状虫感染的疗效观察

引用
目的 观察吡喹酮、甲苯达唑、三苯双脒、伊维菌素、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对感染舌状虫小鼠的疗效.方法 35只小鼠每鼠口服感染40个尖吻蝮蛇舌状虫虫卵25~37周后,分为10组,每组2~8只,其中9组分别用吡喹酮500 mg/(kg·d)×5 d、500 mg/(kg·d)×14 d,甲苯达唑300 mg/(kg·d)×5 d,三苯双脒300 mg/(kg·d)×5 d,伊维菌素8 mg/(kg·d)×3 d、10 mg/(kg·d)×3 d和15 mg/(kg·d)×14 d、蒿甲醚400 mg/(kg·d)×5 d和双氢青蒿素200 mg/(kg·d)×5 d治疗,余1组不治疗为对照组.治毕后1~3周剖检小鼠,自腹壁和内脏剥离含有若虫的囊包,观察其在生理盐水中的活动情况并计数.结果 感染尖吻蝮蛇舌状虫的小鼠用吡喹酮、甲苯达唑、三苯双脒、伊维菌素、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各组的平均若虫数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虫率为8.3%~35.0%.在剖检受治鼠过程中未查见异常的若虫囊包,若虫的形态、色泽、大小和在生理盐水中的活动均与对照组相仿.结论 吡喹酮、甲苯达唑、三苯双脒、伊维菌素、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在所用的实验条件下对小鼠的尖吻蝮蛇舌状虫若虫感染疗效不佳.

尖吻蝮蛇舌状虫、若虫、抗蠕虫药物、治疗

28

R389(医学寄生虫学)

2010-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77-27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000-7423

31-1248/R

28

2010,28(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