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929/j.1672-8475.2016.12.013
头颈部血管造影中采集野及附加滤过对受检者辐射剂量影响的体模研究
目的 探讨头颈部血管造影过程中采集野及附加滤过对受检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扫描仿真体模、热释光剂量计实测剂量,比较Philps Allura Xper FD20血管造影机的不同采集野(22、31、42、48 cm)及附加滤过(0.1 mmCu十1mmAl、0.4 mmCu+1 mmAl、0.9mmCu+1 mmAl)组合下,2DDSA及3D-DSA数据采集时的管电压、管电流、累积剂量面积乘积(DAP)、空气比释动能(AK)及各采集点的剂量值;并在单次曝光模式下,调整不同的采集野及附加滤过组合,分别对矩形波测试卡摄影,采集单幅图像,通过矩形波测试卡图像,探讨采集野及附加滤过与空间分辨率的相关性.结果 3D-DSA数据采集时采集野22 cm,附加滤过0.1 mmCu+1 mmAl时,AK为103.90 mGy,垂体的吸收剂量为(13.48±0.12) mGy,枕骨入射皮肤剂量为(134.76±0.55) mGy,均为最大值;采集野48 cm,附加滤过0.9 mmCu+1 mmAl时,AK为15.00mGy,垂体的吸收剂量为(4.66±0.06)mGy,枕骨入射皮肤剂量为(21.30±0.26)mGy,均为最小值.3D-DSA数据采集时采集野为48 cm,附加滤过为0.9 mmCu+1 mmAl和0.1 mmCu+1 mmAl时,矩形波测试卡显示值最低,为1.2 Lp/mm;采集野为22 cm,附加滤过为0.4 mmCu+1 mmAl时,矩形波测试卡显示值最高,为3.1 Lp/mm.结论 采用适中的采集野、适当增加附加滤过厚度,在保证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可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采集野、附加滤过、辐射剂量
13
R814.4;R144.1(放射医学)
中日友好医院2013年院级科研基金2013-MS-38.
2017-0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67-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