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929/j.1672-8475.2016.06.005

弥漫型和局限型子宫腺肌病超声消融安全性对比分析

引用
目的 评价超声消融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安全性.方法 对30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并于术后1天行MR检查,其中弥漫型子宫腺肌病184例(弥漫组),局限型子宫腺肌病124例(局限组).评估并比较两组的消融治疗效果、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3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消融发生率为99.35%(306/308),弥漫组消融率[(25.47±13.29)%]低于局限组[(45.00±2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U术中弥漫组较局限组发生皮肤烫的风险增加1.80倍,局限组较弥漫组发生腹股沟区痛的风险增加2.12倍;术后局限组较弥漫组发生下肢感觉异常的风险增加6.28倍.308例中,65例(65/308,21.10%)因并发症接受简单治疗[国际放射治疗协会(SIR)-B级],其中弥漫组与局限组分别为39例(39/184,21.20%)和26例(26/124,20.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SIR-C~SIR-F级并发症.结论 在严格控制消融范围的情况下,对弥漫型与局限型子宫腺肌病同样行HIFU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子宫腺肌病、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安全性

13

R711.74;R815(妇产科学)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2011BAI14B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707900.

2016-07-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42-34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1672-8475

11-5213/R

13

2016,13(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