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
目的 回顾性分析45例肠系膜上动脉(SMA)病变的多层CT血管影像,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多层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 怀疑SMA病变的45例患者,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0岁.使用GE 16层CT机,探测器1.25 mm×8,重建间隔1.0 mm,重建层厚1.3 mm.增强用对比剂优维显(300 mgI/L) 80~90 ml,流速3.5 ml/s.对SMA进行MPR、MIP、VR图像重组,最佳角度显示SMA的病变.结果 SMA病变的类型:SMA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16例;SMA近段管腔血栓性栓塞5例,3例有Riolan动脉弓形成,IMA近段管腔血栓性栓塞1例;"胡桃夹"征7例;SMA和腹腔动脉干共干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累及SMA 近中段管腔4例;多发性大动脉炎5例;SMA近段内支架术后1例;SMA管壁及管腔未见明显异常4例.多层CT图像后处理图像情况:MPR、MIP均清楚显示SMA管腔壁的增厚、斑块情况、管腔狭窄程度;MIP对SMA的显示范围较MPR大,随着MIP显示厚度及角度的变化,可以对SMA的部分管腔或整体管腔情况进行最佳角度显示;VR对SMA与周围血管结构的关系显示较MPR及MIP佳.结论 16层CT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可以明确观察SMA各类病变情况和周围血管结构的情况,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成像、肠系膜上动脉
6
R814.42;R543.5(放射医学)
2009-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