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杨派在余派基础上的发展创新(下)
(接上期)从宏观方面看,杨先生基本上沿用余腔,并不另起炉灶追求花哨的新腔.但从微观方面看,杨先生在许多细微的地方有自己的特色,不落俗套.这里仅指出以下两点:1.“擞音”的运用在余派唱腔中,“擞音”用的比较多,杨在继承余派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一些上声字的行腔上创造了大幅度的擞音(也叫“驼音”).如《碰碑》“贼潘洪在金殿帅印挂了”的“挂”字后半部分,“弓折弦断为的是哪条”的“哪”字,都是在一拍时间内完成音符“35321”的滑动.再如《文昭关》”散板”“逃出龙潭虎穴中”的“虎”字也是用此“驼音”,用于宣泄人物的激越感情,是比较合适的.相似的情形还如《清官册》”二黄散板”“自盘古哪有个君与臣带马”的“哪”字唱腔的后半部分.
2015-06-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