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难以对错断案——从《大保国》杨波的上场说起
前不久笔者偶然在网上见到一位戏迷的帖子,大意是在指责某剧团的一次演出,“《大保国》杨波上场应该是[快纽丝],为什么改成[撞金钟],为什么要擅改?哪位师父教的?”
其实,听听上世纪50年代的《大保国》演出实况录音,杨波上场的锣鼓,原本就有两种打法.谭富英饰演的杨波上场用[快纽丝],而杨宝森则用[撞金钟].
笔者以为,这只不过是鼓师或演员按个人对人物的理解各自选择的不同表现方式而已,谈不上孰对孰错.
2014-04-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