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341190-20210621-00709
川崎病与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比较川崎病与不完全川崎病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为临床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川崎病(217例)和不完全川崎病(10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发热发生率均为100.0%,但不完全川崎病组发热时间为(8.97±1.76)d,长于川崎病组的(6.60±1.01)d(
t=7.68,
P < 0.05);不完全川崎病组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及手指硬肿红斑发生率分别为82.5%(84/103)、66.9%(69/103)、21.4%(22/103)、23.3%(24/103),均低于川崎病组的94.9%(206/217)、76.9%(167/217)、75.1%(163/217)、81.1%(176/217)(χ
2=14.71、7.09、82.76、99.58,均
P < 0.05),多形性皮疹、肛周脱皮发生率分别为76.7%(79/103)、33.9%(35/103),均明显高于川崎病组的64.9%(141/217)、23.5%(51/217)(χ
2=4.47、3.90,均
P < 0.05)。不完全川崎病组患儿伴有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较川崎病组多见(
P < 0.05)。不完全川崎病组C-反应蛋白[(67.56±23.35)mg/L]较川崎病组[(53.91±25.06)mg/L]高(
t=2.46,
P < 0.05),白细胞计数、血小板、B型脑钠肽较川崎病组低(
t=2.00、2.34、4.69,均
P < 0.05)。不完全川崎病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或小型冠状动脉瘤及心包积液的发生率均高于川崎病组(χ
2=6.70、12.87,均
P < 0.05)。
结论: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发热时间长,在主要临床特征不明显的患儿中,需注意鉴别,及早诊治不完全川崎病,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体征和症状、发热、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C反应蛋白质、儿童、病例对照研究
30
2024-0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346-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