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341190-20211223-01409
子痫前期患者并发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妊娠结局观察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PE)患者并发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观察其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37例PE孕妇临床资料,以是否并发低蛋白血症为依据分两组,并发低蛋白血症为观察组,未并发低蛋白血症为对照组,对两组一般情况、临床数据及母婴不良结局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预测效能。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D-二聚体(
OR=1.25,
P=0.004)、24 h尿蛋白(
OR=1.29,
P < 0.001)及胆汁酸(TBA)(
OR=1.08,
P=0.010)是PE并发低蛋白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由这3个指标构建的回归模型预测效能(ROC曲线下面积=0.855,
P < 0.001)大于单一指标的预测效能;母婴不良结局方面,观察组胎盘早剥(9.4%,
P=0.019)、肝肾功能损害(34.4%,
P < 0.001)、胸腹水(28.1%,
P=0.001)、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50.0%,
P=0.001)、眼底病变(6.2%,
P=0.018)、HELLP综合征(9.4%,
P=0.019)、新生儿轻度窒息(15.6%,
P=0.022)、重度窒息(6.2%,
P=0.049)、代谢性酸中毒(12.5%,
P=0.001)、宫内感染(12.5%,
P=0.004)及新生儿住院天数超20 d(37.5%,
P < 0.001)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而在产后出血、子痫、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胎儿丢失或新生儿死亡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D-二聚体、24 h尿蛋白及胆汁酸是PE并发低蛋白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E并发低蛋白血症患者母婴不良结局发生风险高。
先兆子痫、低蛋白血症、D-二聚体、蛋白尿、胆汁酸
30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46-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