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341190-20200528-00928
钝针扣眼法穿刺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造瘘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法穿刺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造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嘉兴市第一医院血透室行血液透析治疗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区域穿刺法;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记录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检测两组患者穿刺使用前、使用6个月时内瘘最大横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穿刺时疼痛程度;记录两组内瘘并发症。采用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依从性,采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1.3版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37%(37/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93,
P=0.04)。观察组患者穿刺使用6个月时内瘘最大横径为(4.36±0.11)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26±0.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6.30,
P< 0.01);两组穿刺使用6个月时内瘘最大横径均较穿刺前明显增加(均
P < 0.05)。观察组穿刺时VAS评分为(0.82±0.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29,
P< 0.01)。观察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15,
P=0.04)。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得分为(36.32±3.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18±2.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45,
P< 0.01)。观察组患者体力所致的角色受限(PHP)、疼痛(P)、情感所致的角色受限(EHP)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体能(PF)、一般健康看法(GHP)、情感状况(EW)、社会功能(SF2)、精力状况(EF)和总体健康评级(OH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 < 0.05)。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钝针扣眼法穿刺技术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动静脉内瘘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病房,医院、穿刺术、动静脉瘘、疼痛、生活质量
29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039-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