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8-6706.2020.23.007
血清甲胎蛋白、碱性磷酸酶、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联合检查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酶(ALP)、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联合检查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杭州市大江东医院收治的PHC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25例和未转移组47例,另选取7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组者血清AFP、ALP、PIVKA-Ⅱ水平,工作者受试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三者在PHC中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AFP、ALP、PIVKA-Ⅱ水平与PHC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AFP、ALP、PIVKA-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6.64、24.53、47.89,
P=0.012、0.005、0.001);转移组血清AFP、ALP、PIVKA-Ⅱ水平均显著高于未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0.98、38.12、54.17,
P=0.04、0.001、0.000);ROC分析血清AFP、ALP、PIVKA-Ⅱ对PHC具有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更高(
P=0.021、0.014、0.003、0.001);与单一指标比,三项指标联合预测PHC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显著升高(
P=0.036、0.027、0.018、0.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PHC的特异性(89.57%)、灵敏度(92.60%)、阳性预测值(89.53%)及阴性预测值(83.75%)显著升高(
P<0.05)。Pearson分析血清AFP、ALP、PIVKA-Ⅱ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关系(
P<0.05)。
结论:血清AFP、ALP、PIVKA-Ⅱ对PHC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三者联合检查能提高诊断效能。
肝肿瘤、淋巴转移、甲胎蛋白、碱性磷酸酶、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诊断、相关性分析
27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846-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