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7.19.015
颅内动脉瘤患者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与血清铁蛋白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与血清铁蛋白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开颅神经外科手术切除颅内动脉瘤的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该院收治的头颅外伤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动脉瘤标本和正常脑血管标本均为手术中切除,采用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标本进行染色,分别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标本中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和TNF-α/IL-6的表达水平,分析组织内TNF-oα和IL-6的表达水平;并在入院时、手术后3d和7d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血清铁蛋白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可见大量阳性细胞,TNF-α[(0.194±0.074)比(0.135±0.047),t =2.799]和IL-6[(0.152 ±0.057)比(0.103±0.028),t=3.49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铁蛋白在手术后3 d[(232.25±105.26) ng/mL比(169.51±66.24) ng/mL,t=2.097]和7 d[(263.39±114.73) ng/mL比(166.57±73.71) ng/mL,t=2.955]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3,0.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铁蛋白不同时间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8.625,P=0.003).结论 TNF-α和IL-6在颅内动脉瘤中均有高水平表达,它们可能是颅内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早期预防和药物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血清铁蛋白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有关,或能用于判断预后指导合理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确认.
颅内动脉瘤、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血清铁蛋白
24
R73;R65
2017-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937-2940,后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