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5.05.031
西替利嗪联合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联合抗幽门螺杆菌( Hp)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及对其血清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Hp检测为阳性慢性荨麻疹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西替利嗪治疗(4周),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Hp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干混悬剂)治疗1周,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儿行Hp检测,判定Hp转阴情况。全部患儿治疗4周后根据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判定治疗效果;并且治疗前后均采集外周静脉血,以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IgE)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6,P<0.05)。两组治疗前IL-4、TNF-α、IgE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L-4、TNF-α、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1.362、6.581、17.393,均P<0.05)。观察组中Hp转阴患儿总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Hp未转阴患儿(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5,P<0.05),且治疗后Hp转阴患儿IL-4、TNF-α、IgE水平明显低于Hp未转阴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74、5.983、9.146,均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引起儿童慢性荨麻疹的重要因素,西替利嗪联合抗Hp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荨麻疹、螺杆菌、幽门、细胞因子类、免疫球蛋白类、西替利嗪
R5 ;R73
2015-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31-73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