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1506.2010.06.002
凸起及其倾没端——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大中型油气田有利勘探方向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存在陵南低凸起、松南低凸起和北礁凸起,其上及其倾没端圈闭非常发育,这些(低)凸起被长昌凹陷、松南-宝岛凹陷、乐东-陵水凹陷、华光凹陷和北礁凹陷包围,呈典型的凹间凸构造格局.深水区烃源岩主要是下渐新统崖城组,其次是上渐新统陵水组和始新统,沉积相-岩性类型主要是潮坪和泻湖相暗色泥岩、煤层、碳质泥岩,中深湖相和浅海相泥岩,具"早期生油、晚期生气"特征.深水区北部的长昌凹陷、松南-宝岛凹陷和乐东-陵水凹陷南侧缓坡带古近系输导体发育好,其上覆新近系岩性以半深海相泥岩为主,断裂不发育且地层超压,凹陷内生成的油气主要沿古近系输导层侧向向松南低凸起、陵南低凸起聚集;深水区南部的华光凹陷和北礁凹陷结构均呈南断北超,凹陷内生成的油气也主要向松南低凸起、陵南低凸起运移.因此,松南低凸起、陵南低凸起及其倾没端为周缘凹陷所生成油气汇聚的主要方向,是深水区寻找大中型油气田最有利的成藏单元和勘探领域.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岩、输导体、凸起及其倾没端、大中型油气田、勘探方向
22
P61;TE1
国家973项目"南海深水盆地油气资源形成与分布基础性研究2009CB219400"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洋深水区油气勘探关键技术2008ZX05025"联合资助成果
2011-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6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