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298/j.cnki.1004-3667.2022.03.10
主动选择还是被动分配:导师选择模式对博士生科研绩效的调节作用
选择导师是导学关系缔结的开端,是博士生学业进展的关键一步,在导师指导和博士生科研绩效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不同导师选择模式的博士生在导师指导质量、指导形式、指导频次以及博士生科研绩效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相较于被动分配导师,主动选择导师的情形下,导师指导频次、指导质量、指导形式对博士生科研绩效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考虑到学科差异后,理工科博士生中,导师选择模式在导师指导质量、指导频次、指导形式与博士生科研绩效间均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人文社科博士生中,调节作用不显著.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科研绩效,培养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导师选择的重要性,赋予博士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导师分配要尊重学科文化的差异.
导师选择模式、导师指导、科研绩效、调节作用
G643;R473.6;G434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青年资助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022-07-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