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国际化的一个全球试验——孔子学院十年之路的模式、经验与政策前瞻
截至2014年底,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际教育合作以及中国大学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际化项目——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选取全球6大洲15个国家27所孔子学院的案例,以第一手实证数据揭示其发展模式、经验和挑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运作差异、以及在中国大学3.0走向国际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中的深远意义.孔子学院的十年发展意义并不只是局限于在全球的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推广,还在于是一个积极推动教育与人类文明多元发展、双向合作的中国模式,真正体现了和平、合作和平等的新境界.这一模式积极承担和发扬了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和对话的和平使命,为孔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大学的国际合作和教育发展,甚至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发展机构都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孔子学院、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大学3.0、文明对话、教育与发展
本文系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优配研究金GRF/RGC项目“中国和非洲大学在教育和培训领域的合作——学生、受培训者、教师及研究者”香港中文大学项目编号:CUHK842912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崛起中的孔子学院和课堂——日本和菲律宾大学和学校合作案例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CUHK2012-2013的研究成果
2015-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