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7108.2001.01.021
腰椎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
@@据我国部分地区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分析,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率高达40%以上, 在患骨质疏松症的人群中,约有30%的女性和16%的男性遭受骨折的痛苦。从生物力学的角度 来看,骨质疏松被认为是骨量和骨强度严重下降,不能适应肌体运动负荷的要求,在正常活 动时可出现自发性骨折和骨痛,主要发生于椎骨[1]。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骨折的 发病率逐年增高,过去传统的腰背肌功能锻练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骨折不能达到解剖复位 ,不能消除对脊髓神经的压迫,易留下腰痛、畸形、不能下床活动等后遗症,同时还会产生 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1999年7月至1999年11月,我们通过手术采用AF内固定治疗16 例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骨折的患者,临床效果较满意。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骨量测定不足以全面反映骨质疏松和骨力学强度下降的严重强度,但目前临 床上仍以骨量减少来判定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本组16例,按Saville分度法[2]椎 体骨量减少Ⅰ度2例,Ⅱ度2例,Ⅲ度8例,Ⅳ度4例。腰1椎体骨折10例,腰2椎体骨折6例。 女性14例,男性2例。年龄63至68岁,平均年龄65岁。2例伴有脊髓神经症状,表现为足不能 背屈。伤因:弯腰抬物10例,肩挑重物4例,其他2例。伤后3~14 d手术,全部病例均行AF 因固定术,2例有脊髓神经症状者同时行椎管切开减压,脊髓神经探查术。
腰椎骨折、骨质疏松症、脊髓神经、椎体骨折、骨量减少、女性、内固定治疗、泌尿系感染、临床资料、症状、运动负荷、下床活动、卧床时间、手术、生物力学、切开减压、平均年龄、男性、流行病学、临床效果
7
R68(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