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252X.2022.03.014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重建股骨偏心距的临床意义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 ) 从早期探索阶段到发展至今已经有了 100 余年的历史,植入 物的材料和假体安放的位置是早期决定 THA 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1-6].随着外科技术和假体设计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临床外科医师开始更多地关注髋关节解剖形态的重建和生物力学的恢复.髋关节作为人体最大的负重力学支点,全身的重力沿着髋关节向下肢传导 [7-8].股骨偏心距 ( femoral offset,FO ) 也称为"股骨偏移量",是指股骨头旋转中心到股骨长轴的垂直距离,其随着股骨头旋转中心及股骨尺寸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9].髋关节的外展肌群止点于股骨大转子,偏心距则作为髋关节的外展肌力臂,维持着人体重力和外展肌群张力之间的平衡 [10-11].FO 的长短直接影响着人体重力的传导,髋关节置换术后保留的偏心距不足或过长,会造成外展肌力臂的缩短或延长,造成软组织张力的不平衡等一系列伴随问题.正因为 FO 的变化对恢复髋关节的解剖形态与生物力学具有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器械厂家也为此在假体型号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出不同 FO 长度的假体供临床医师参考.FO 作为手术预后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临床意义一直被临床医师关注.笔者将从肌力、活动范围、摩擦界面、固定界面、疼痛以及步态六个方面综述重建 FO 对 THA 的临床意义及重要性.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髋假体、股骨偏心距、综述
11
R687.4(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22-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3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