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2095-252X.2019.10.006

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和Kümmell病的疗效分析

引用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伴椎体内裂隙征(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IVC)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和Kümmell病(Kümmell's disease,KD)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PVP治疗的单个椎体受累的OVCF或KD患者,根据患者的病历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筛选出KD患者30例(A组)和其中伤椎合并IVC的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37例(B组),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次日、1个月、6个月和1年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同时回顾患者术前、术后次日、6个月和1年随访的影像学资料.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PVP治疗两种疾病的疗效及影像学变化,同时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手术前、后及随访的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 KD患者受伤至发病时间和骨密度明显高于伴伤椎裂隙征患者.两组患者术后VAS明显低于术前,但至术后1个月随访开始,KD组患者术后VAS明显高于伴伤椎裂隙征患者.KD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中间高度改善率(29.6% 和23.3%)明显高于伴伤椎裂隙征患者(14.3% 和10.3%),但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和术后1年随访椎体高度改善率较前次明显下降,至术后1年随访时,两组高度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局部后凸角(13.9°和14.3°)明显小于术前(18.0° 和16.7°),但术后6个月和1年随访局部后凸角均较前次明显增加.结论 椎体成形术是治疗KD和伴IVC的OVCF的有效方法,但术后随访KD患者疼痛较普通IVC患者为重,两种疾病术后均易发生椎体高度丢失及局部后凸畸形加重,虽然KD患者术后椎体高度能够获得较好改善,但随访椎体高度丢失亦更加明显.临床上应鉴别这两类疾病,KD患者行PVP更应慎重,对于其术后椎体高度明显丢失需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脊柱疾病、椎体成形术、Kümmell病

8

R683;R687.3(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9-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48-75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95-252X

10-1022/R

8

2019,8(10)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