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2095-252X.2017.05.009

自稳型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观察

引用
目的 观察应用自稳型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自稳型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行ACDF治疗颈椎病患者73例,失随访5例.本组男41例,女27例;年龄35~68岁,平均53.4岁.脊髓型颈椎病2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混合型5例.单节段病变32例,双节段21例,三节段11例,四节段4例,共计123个节段.术前、术后2天、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mJOA)17分评分法、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采用Bazaz吞咽困难评分法对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估.拍摄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评价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 index,DHI)、颈椎整体曲度(C2~7 Cobb's角)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情况.根据Pitzen等的颈椎间融合评价标准评定椎间植骨融合情况.采用Miyazaki颈椎间盘退变分级方法评定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 68例获得12~36个月的随访,平均20.8个月.mJOA评分术前(7.6±2.3)分,末次随访(14.9±0.6)分;NDI评分术前(16.9±3.0)分,末次随访(10.7±2.1)分;VAS评分术前为(6.0±1.7)分,末次随访(1.8±0.7)分;手术节段DHI术前(6.1±1.8)mm,末次随访(6.8±0.8)mm;C2~7 Cobb's角术前(10.8±2.3)°,末次随访(14.0±1.5)°;以上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术后第2天出现吞咽不适,3例为轻度,1例为中度,1例为重度,行对症治疗,术后3个月内症状消失.未发现椎间融合器松动、断裂、移位等并发症.术后影像学证实椎间融合率为93.5%,cage沉降率为9.76%.4例(9.8%)发生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分级加重.结论 应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行ACDF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其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稳定性好、对颈前组织损伤小、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较低、可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少等优点,但仍然需要更长期的随访来进一步评价其功能和对邻近节段的影响.

颈椎病、减压术、外科、脊柱融合术、椎间盘切除术、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

6

R681.5;R687.3(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5T81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2130

2017-06-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62-36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95-252X

10-1022/R

6

2017,6(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